一、高温津贴是什么?
根据《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》第十七条规定,高温津贴是针对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的一种岗位津贴。当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℃及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,或者工作场所温度无法降至33℃以下时,必须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,并将其纳入工资总额。
二、谁能领到高温津贴?
无论是企业、事业单位还是个体经济组织等单位,只要安排了高温作业,其劳动者都可依法享受高温津贴。需要注意的是,防暑降温饮料不能代替高温津贴,高温津贴是法定的津补贴项目,属于工资性质,用人单位有义务支付。即使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或缩短工作时间,用人单位也不能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。

具体规定如下:
当日最高气温达到40℃以上,应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;
日最高气温在37℃ - 40℃之间时,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,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,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;
日最高气温在35℃ - 37℃之间时,用人单位应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,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,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;
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℃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℃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。
三、高温津贴怎么发?
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:
按月发放:用人单位在政策规定的月份(一般为每年6 - 9月,共4个月)按照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的劳动者高温津贴标准发放。
按天发放:全年中,只要安排劳动者在35℃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或工作场所温度无法降至33℃以下,就按相应标准发放高温津贴。对于非全日制用工,按小时标准发放。
自主选择:用人单位可通过内部民主决策程序,如与职工开展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提交职工(代表)大会讨论通过等方式,自主选择高温津贴计发方式并确定具体标准。
四、用人单位能不发高温津贴吗?
答案是不可以!如果用人单位违规,劳动者可以向工会寻求帮助,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改正。劳动者也可以向社保、安监等部门举报,相关部门将采取责令整改、行政处罚等措施,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。
五、特殊情况说明
夜班职工:高温津贴的发放条件取决于是否室外露天作业以及工作场所温度,与白班和夜班没有关系。上夜班的职工如果符合高温津贴发放条件,同样可以领取高温津贴。
最低工资标准:高温津贴不包含在最低工资标准中。根据《最低工资规定》第十二条第(二)款规定,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,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中班、夜班、高温、低温、井下、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以后,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。
因高温天气停止作业:根据《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》规定,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、缩短工作时间的,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。
六、全国各省市高温津贴发放标准
以下是截至2025年7月11日的全国各省市高温津贴发放标准汇总,具体标准以官方公布为准。

高温津贴是劳动者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重要保障,用人单位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,按时足额发放。如果你对人力相关知识感兴趣,或者有企业人力外包需求,欢迎联系人力,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、高效的服务,助力企业合规管理。